close
這次在比利時住了一個多月, 除了布魯塞爾(無聊的都市, 我叫它 Borusseles), 布魯日(去過二次)之外, 頂多就在附近的小鄉鎮走走, 過了一種半退休的生活. 自從10月11日下午抵達高雄以後, 到現在也十幾天了. 在這十幾天之內, 我有幾點感想, 分享予大家;
1. 台灣的天氣實在太熱, 每天洗三個澡都不夠, 早上起床就是一身汗, 高雄32度, 比利時15度, 差有夠多.
2. 高雄的人實在太多, 隨時隨地都是一大堆人, 我家住在一條死巷子, 大樓前都會有許多婦人聚集聊天, 地下室停車場上來, 經常都會碰到四面都會有車子過來. 到市區也是一樣, 到處都是人, 機車, 汽車的.
3. 飲食文化及習慣也是一樣. 我們習慣用熱炒, 燉湯. 需要使用到許多的鍋具及調味料, 味道可能好吃些, 郤不那麼的方便. 比利時主食為馬鈴薯, 只要把皮剥掉, 用水煮即可, 再用平板鍋, 放一點奶油, 把香腸, 魚, 或牛排放進去煎, 十分鐘就可以出菜了.
4. 親家公住的小鎮叫 Ledegem, 人口數不到一萬人, 分別屬三個距離不遠的小村莊, 平常雞犬相聞, 彼此之間互動良好, 我們走在街上都會踫到熟人打招呼, 親朋好友之間, 也會互相的走動. 在台灣, 我住在十樓, 對面姓什麼, 樓下, 樓上住著那些人, 完全不知道, 真不知是好是壞.
5. Ledegem 沒有交通號誌, 但每個人都懂交通規則; 市區車速50公里, 效區70公里, 學校附近30公里, 速率限制的區段, 也非常的清楚. 十字路口, 不管是行人還是車輛, 都會停下來, 左右看, 確實沒來車, 才又起步前進. 十字路口會車, 一定右方車先行, 幹道先行. 停車標誌也很清楚, 沒有任何模糊的灰色空間. 至於高雄的交通秩序, 只能以"唉!!!"一聲長嘆來表示了. 有一次我在我們家附近十字路口等紅燈, 結果, 就只我一輛車在等, 其他的機車及汽車全都闖過去, 不長嘆一聲, 又能如何?
當然有人會說, 二個國家的文化不同, 不可用相同的價值觀來批判, 可是!!! "唉!!!"
2003年我與內人有一次東歐自助之旅, 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時, 週末許多商店關門休息, 公園到處看到親子在野餐, 打球, 晚上許多劇院看到穿著正式服裝的男女, 很安靜的進入欣賞音樂或歌劇, 那時候, 我就對內人說, 我們台灣人的所得, 可能比匈牙利高, 但他們要趕上我們的所得, 是可預期的, 但是, 要我們趕上他們的生活理念及文化水平, 至少要3-5百年. 可見一種文化對我們的影響有多深遠.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