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妹Chloe一出生, 就面臨了要同時面對三種語言, 母語-國語, 荷語, 以及父母之間所溝通的英語. 原來擔心喜妹學習講話會有困難或困惑, 後來查相關的資料, 這都不是問題. 兒童對環境的適應很強, 會自行調適自己的學習進度及方向.
我們在台灣與喜妹視訊, 以及大女兒都跟她說國語, 她也會國語回答, 現在也會講比較長些的語句, 像是; 媽媽愛妳喔! 爸鈀愛你喔! 外婆我愛妳! 爸爸餵, 媽媽餵, Lora 的玩具, 小小的(一種煻菓), 圓圓的(另一種糖菓), 紅色, 藍色, 黃色, 由莓(草苺) / nana(蝸牛) / 巧虎 /  苔苔(海苔)/ 辣辣的(帶汽泡的汽水或可樂), 語句都很容易聽懂, 也很清晣.
當然, 我認為她會的荷蘭話, 要比國語多得多. 不過我聽不懂, 經向女兒及女婿詢問, 才知是什麼意思. 像今天吃早餐時, 喜妹站在椅子上, 大女兒說:"bubu sitten", 意思就是把屁坐下來. Ar chia 是髒髒的意思, Wa Den Ya 是在那裡? Nee boiden不要關外面等等. 前天到親家公親家母串門子時, 喜妹跟她 Opa, Oma 講了很多話, 由此可見, 她的荷蘭語的詞彙, 要比國語多.
我們教喜妹叫我們外公, 外婆, 叫親家公, 親家母 Opa, Oma, 喜妹也會如此叫. 但她有時候也會叫我 Opa, 叫外婆 Oma, 我不知原因如何, 但肯定的是, 她瞭解到 Opa 就是外公, Oma 就是外婆. 她也可能心裡在問;"為什麼你們大人那麼複雜, 統一叫 Opa 或 Oma 不簡單多了嗎?"
大女兒來比利時已經四年, 雖然政府有補助上荷蘭語課程, 但每天都忙著上班, 回來又忙家事, 實在抽不出時間上課. 現在可要利用機會, 跟喜妹一起學荷蘭語, 也是一件好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ck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