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21年3月9日星期二, 接到三民區衛生所的通知, 提醒我上次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 要趕快去做大腸鏡檢查. 好不容易依信的內容, 與三民區衛生所吳姓護理師連絡上, 告知我目前的處理狀況等等.
基本上, 我對三民區衛生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及表現給予很高的評價, 如果不是電話總機系統的設計不親民之外, 值得他們95分的高分.
今天, 2021年3月9日星期二, 接到三民區衛生所的通知, 提醒我上次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 要趕快去做大腸鏡檢查. 好不容易依信的內容, 與三民區衛生所吳姓護理師連絡上, 告知我目前的處理狀況等等.
基本上, 我對三民區衛生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及表現給予很高的評價, 如果不是電話總機系統的設計不親民之外, 值得他們95分的高分.
以前對大腸癌的認知, 都是一知半解, 只知道所佔的比率甚高, 舍妹多年前也是因為大腸癌往生.
我利用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 檢體於2月18日送驗, 次日即得知檢驗的結果, 隨即於榮總的官網掛妥直腸大腸外科張醫師, 2月22日星期一上午的門診.
2021年2月17日星期三, 過年後第一天上班, 安排皮膚科門診, 看完診, 診間護理師給我一份, 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的通知單, 兩年一期的時間又到了. 我是一位很乖的病患, 乘乖的第二天, 2月18日就把檢體弄妥送到高雄榮總檢驗室, 然後就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結果.
通常榮總的檢驗結果報告, 在送驗第二天就會把檢驗結果上網, 我們可以在健保局的行動快易通的APP看到,
今天的標題很醒目, 十天之內, 有六次到高雄榮總看診的紀錄, 其中包括兩次的急診, 皮膚科及泌尿科各兩次的門診, 希望以後不要再來了, not again!
這六次的病因有兩個; 陰囊水腫, 以及食物過敏.
今天(2020年7月29日)帶貴美到榮總, 看心臟內科馬主任的診, 因為前天的血壓突然升到200, 掛榮總急診服藥後才降下來, 為了查明真正的原因, 看一下心臟內科的門診.
7月29日午夜, 貴美無法入睡, 起床看了一會兒電視, 覺得不舒服, 量了一下血壓, 160, 隔了一陣子再量, 180, 再量一次190, 趕快叫我起床, 趕忙到榮總掛急診, 到了急診室再量, 血壓竟然到 220, 血壓計竟然有警告的聲音, 經過醫師診治服藥後, 血壓才慢慢降至160, 開了藥, 就回家休息了, 次晨, 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
去年周家七姐妹的知本老爺遊, 當時牙痛的很厲害, 幾個晚上都睡不著. 我不常常牙痛, 很久以前在鼎中路的蔡牙醫診治過, 記憶中好像很少去看牙醫.
其實我這棵牙蛀來以久, 兩三年前吧! 我們兩老去歐洲之前就痛過, 當時還在考慮要不要治妥了再飛, 不然的話, 在國外看牙醫是不得了的支出, 還好後來感覺好一些, 在比利時停留的三個月期間, 也都相安無事. 沒想到這次會痛的我受不了, 吃了貴美給我的止痛藥也沒有用.
今天(2020年3月24日星期二)趁貴美到台北掃墓, 抽空到民生醫院, 來個免費的老人體檢.
體檢一詞在以前任公職時不陌生, 政府都有編列年度, 或隔一年的體檢預算, 退休後, 也曾經在榮總來了一次自費的體檢, 當時體會了無痛的大腸鏡及胃鏡檢查, 後來因為得了糖尿病, 每隔三個月都要抽血, 檢查血糖, 醣化血色素, 肝功能, 腎功能, 三酸肝油脂, 膽固醇等等的檢查, 定期還會做尿蛋白, 眼袋的檢查, 另外還有兩年一次的潛便大腸癌的檢查, 心想, 這應該就夠了, 不用再做其他的體檢了. 所以, 雖然己經知道政府有老人的免費健檢, 也都不以為意沒去理它.
昨天, 2020年2月17日星期一, 早上到高雄榮總, 看骨科盧醫師的診, 因為上星期我的右膝蓋酸痛, 晚上睡覺時伸直也會, 開車的時候, 右脚掌往外展開踩油門行駛時, 也會覺得不舒服. 前年貴美的兩次骨科住院, 讓我有深刻的體驗, 這次是不是輪到我了,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 前一天在網路上掛給貴美主刀的盧醫師的診.
進診間後, 向盧醫師說明我的症狀, 然後去放射線科照X光, 照了三張, 第一張是右膝蓋的正面, 要把身體的重心放在右脚上, 第二張是右膝蓋的側面, 略為30度彎曲, 也是站姿, 第三張則是躺臥, 雙膝併隴變曲成大約九十度角, 照完相回診間, 盧醫師看了相片, 說我的膝蓋還不錯, 還可以使用很多年沒問題, 還把別的病患的相片給我做比較, 我的相對來說好太多了.
2018年8月11日星期六, 當天是農曆七月初一, 鬼門關開啟之日, 我們家發生一件大事, 內人因摔倒骨折, 找了消防隊救護車送到醫院, 住院開刀.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當天星期六, 我們兩老依習慣到星巴克明倫店喝杯咖啡, 早上不到八點, 把車子停到夢幻車位後, 進入星巴克座位區, 我先入座, 內人隨後進入, 經過店內往二樓的斜坡道時, 內人的右脚不小心碰扶手的柱子, 然後就往左側倒在地上, 當時內人感到非常疼痛, 左大腿也動彈不得, 本來以為是筋扭到, 後來覺的不對, 趕忙打電話給119求救, 沒幾分鐘, 救護車趕到, 兩位救護員帶著擔架進入, 經過初步的查驗, 頭部正常, 外表沒有明顯的外傷, 但左大腿無法彎曲, 使用氣壓固定器後, 內人被抬上擔架進入救護車內, 我跟消防局救護員說, 請送高雄榮總, 他們回話依規定救護車只能送最近的教學醫院, 而事發地點-星巴克明倫店, 只能送市聯合醫院或高醫, 我們選擇了聯合醫院.
從昨天(2018年4月29日)開始, 我的左眼突然會有閃光, 一閃閃的, 起初以為大樓地下室停車場換了LED燈管, 反射過來的關係. 後來左眼發生閃光的情形, 越來越頻繁, 不只在地下室, 在其他地方也會發生.
趕快上網查詢眼睛閃光的文章, 發現主要來自視網膜剝離前的徵兆, 處理的方式只有開刀一途, 拜託, 我明天就要出發去比利時, 現在開刀, 不是要我命嗎! 立馬到臻明眼科掛診.
昨天(2015年9月20日星期日)早上起床, 頭就有些痛, 胃口也不好, 還是帶翰翰去科工館玩一上午.
回家吃午飯後, 帶翰翰午睡, 下午2點不到醒來, 頭痛加劇, 還冒冷汗, 趕忙拿出血壓計, 量測結果為157, 頭痛可能是血壓高的原因, 這時也感到有些暈眩, 直覺身體有問題了, 某些訊號明顯的表示, 我應該要更注意自己的健康了.
春節收假第二天, 2月24日, 到榮總例行看診, 朱醫師說我兩年到了, 該做大腸癌篩檢了.
二話不說, 2月25日即採完檢體送檢驗, 3月9日收到榮總平信的通知, 結果正常. 雖然己在預料之中, 不過, 還是很高興.
出國兩個星期了, 期間量了兩次血糖, 都是 110, 出乎意料的好,在這裡的飲食正常, 除了偶爾帶QQ走路到教堂, 沒有其他的運動, 血糖值由140降到110. 不只是今年如此, 以往我到比利時長住時, 也是這樣.
我曾經問過榮總我的主治醫師, 他回答可能是心情比較沒有壓力吧!
雖然在 7月 9日做大腸鏡時, 當場由操作的醫師口頭說明, 在本人的腸子裡, 沒看到奇怪的東西. 今天, 2013年 7月 18日, 在榮總胃腸科門診, 經由石醫師親口表示, 篩檢為陽性反應-異常, 經胃鏡及大腸鏡的再度確認, 結果為正常.
今天門診, 難得的掛到一號, 經石醫師詳細閱讀大腸鏡醫師寫的報告, 說我沒問題了. 我再問, 是否還要隔一段時間, 再一次檢查, 石醫師說不用, 只叮嚀說以後覺得不舒服, 或有血便的時候, 再來門診即可. 開給我一些胃藥, 就放我走了.
今天(2013年7月9日)做了大腸鏡檢查, 初步醫師跟我說, 除了痔瘡外, 沒發現其他的問題.
自從4月23日收到榮總的掛號信, 說我的潛便檢查呈現陽性, 異常, 經掛榮總石醫師的門診, 5月30日照胃鏡, 到今天為止, 心中的那塊石頭, 總算可以放下來了. 雖然, 確定的結果, 還需要7月18日門診時, 由石醫師判定, 但心情不由得輕鬆起來.
今天(5月30日)早上, 安排胃鏡檢查.
胃鏡對我來說, 不是一件陌生的事, 以前健康檢查都做過, 今天的胃鏡, 主要是榮總石醫師對我上次大腸癌蒒檢呈陽性, 提供建議的療程. 今天做胃鏡, 7月9日再做一次大腸鏡, 綜合結果, 再做最後的治療.
5月13日星期一, 我在帶翰翰睡午覺時, 接到一通電話, 高雄榮總胃腸科醫師的電話, 提醒我5月30日的胃鏡的檢查, 以及當天會開瀉藥給我, 準備7月9日的大腸鏡檢查, 這種瀉藥是兩天份, 每份130元, 是自費的項目.
我相信每個人到大醫院看診, 都很有經驗, 但能接到醫師打來的電話, 不管是關心, 交待事項, 還真不是一件常見的事, 我給這位石姓醫師九個A.當初5月2日看診時, 當初網路掛號時, 並沒有特別指定那位醫師看診, 所以跟石醫師是第一次見面. 石醫師大約四十餘歲, 看了我以往的病歷後, 很客氣, 語調很親切的向我說明我的病情, 並且還安慰我不用擔心, 這個年紀, 定期檢查也是好事, 防患於未然, 所以對他的印象很深刻.
今天(5月2日)至高雄榮總門診, 看診的是胃腸科的石志安醫師. 石醫師很和氣, 以國台語雙聲帶, 先要我不用緊張, 這只是一次的篩選, 把可能性較高的"陽性"反應患者, 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石醫師看了我以往的病歷及檢查紀錄後, 詳細解釋潛便檢查, 以及爾後的診治程序.
決定是安排5月30日的胃鏡, 以及7月9日的大腸鏡檢查, 後續作業, 還要看這雙鏡的檢查結果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