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街小巷看到許多「男女剪髮100元」的招牌,高雄市中華路靠九如路一帶,也開了一間連鎖髮廊店的「技術中心」,也是100元,還大排長龍呢!也許是經濟不景氣吧,看到這類招牌,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這種「純理髮」不包括洗頭、染髮及吹頭髮,當然也沒有頸部背部按摩服務。
在高雄市建國路愛河旁的家樂福店裡,也開了一家,在旁邊的星巴克喝咖啡同時,也試了一下,感覺還不錯,雖然裡面沒有豪華的裝潢及設備,有幾點還是別的理髮沒有的呢;
1. 使用可抛棄式的紙領圍,外面再套圍巾。不像其他理髮店使用毛巾墊裡,其清潔程度就差些。
2. 不洗頭,用吹風機將頭髮屑吹離,再用「吸塵器」將頭皮及身上的頭髮屑吸走,達到又乾又淨的要求,我認為可能還比用水洗乾淨些呢。
3. 用百元紙鈔在販賣機買卡片,卡片上面有你的序號,再憑著燈號入座,雙手不碰比馬桶骯髒百倍的鈔票,簡單明瞭,很符合現代人的要求。
談到理髮,我還真要感謝我父母給了我一頭烏溜溜頭髮,到現在六十餘歲了,還見不到幾根白頭髮。有時想到這裡,不免同情邱毅起來了。只是每隔一兩個月,都要花二百五十元,到街上的理髮店修個門面。雖然每次花大約三十分鐘理髮,不修面也不吹風,還是感到浪費時間。
在官校讀二年級時,離開一年級入伍生的平頭階段,進入可以留西裝頭的程度。那時同學們流行用髮油,左側或右側分邊,正面向上向後吹,吹得像飛機場似的。定型後,連帽子都不敢戴,有些同學其至於為了第二天休假的頭型,晚上還坐著睡覺呢!現在想起來就好笑。
進入部隊後,通常是每個星期固定日子,或隔個十天,請營房外理髮小姐到連隊裡來理,費用由阿兵哥自己出,有時候理髮小姐還會留下來與我們一起吃飯,飯後繼續作業。每次碰到所謂「理髮日」,阿兵哥可以看漂亮的理髮小姐,有幾位小姐還長得滿不錯。那時本人只有二十幾歲,又長得滿帥的,自然受到她們的注意,不過,這都是過去式了。
民國六十七年國慶日閱兵,當時我擔任戰車721營營長,帶著六十輛M48戰車駐紮在台北市國語實驗小學。當然也有理髮的問題,指示輔導長到外面找尋適當的理髮小姐,到營房給阿兵哥整理儀容,當時我可能有事在外面開會,不在營房裡。在國慶日實兵演習之前二天吧!只有坐著吉甫車,戴著駕駛兵,無線電機打開,到市區找理髮店修理門面。
當時街上有許多做「黑」的理髮店,深怕走進黑店,那就得不償失了。找著找著,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男姓」理髮師的店,我想保證不會有問題了。於是叫駕駛兵在車上守著無線電,將身上的配槍交給他保管,就準備進店整理頭髮了。
剛開始還滿正常的,不外乎用電剃刀整條較長的頭髮,再用剪刀及梳子修剪細的部份,與師傅還聊得滿愉快的。到後來,這位男師傅講話有些怪怪的,問我休閒時在做什麼?在部隊會不會覺得無聊?我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只想趕快把頭髮理好回營房去。
誰知,這位師傅的手摸我大腿內側敏感地帶,要知道,那時候我不過31歲左右,正值年輕力壯的歲月,火氣也特別大,馬上大聲叫我駕駛兵的名字,駕駛兵帶著步槍及手槍衝進來(我們有規定任何時間槍不得離身),把全店的客人及師傅都嚇一大跳,我則頭也不回,錢丟了就走人。後來想起來,小心再小心,還是走進了不一樣的「黑店」,看樣子,還是請理髮小姐到營房來理髮才是正道。
退伍以後在政府機關服務,一直都在福利社的理髮部理髮,退休後,也一直在固定的理髮店找同一位師傅(其實店裡只有一位師傅)整理儀容。現在開始又有另一方式,來解決頭頂「煩惱絲」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