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金門獨遊,是我第5次的造訪,更是我第一次的獨遊,就是因為「獨遊」,有了與以往不同的體驗及聯想。

金門最吸引遊客的地方是,獨有的戰地景觀,其他的所謂閩式建築,僑鄉文化應在其次。

而金門的所謂「戰地景觀」,所述的「敵人」,其實都是兩岸的「中國人」,或者說是「中華民族」的人,大家同宗同文同種,當時互相撕殺的情景,資料顯示,動不動就殲敵幾萬幾千的,那不都是我們自己的同胞嗎?有什麼深仇大恨啊!兩岸之間的仇恨,不知何年何可解!

今天,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事先上網報名參加金門縣政府的「擎天廳」之旅。行程中包括明德公園,一個在軍事管制區內的公園,有什麼好看的!

823砲戰的聯想

這座公園位於大武山群峰之間,原名叫翠湖,圖中的涼亭原來是翠餐廳,民國47年,西元1958年,那時候我們才讀小學5-6年級,共軍發起後來稱之的823砲戰,第一波砲彈群,就落在上圖的翠湖餐廳,當場炸死三位司令官,另外司令官胡𤪼及國防部長俞大維也都在旁,分別受到大小不同的傷。

接著就開啟了不斷的狂轟亂射,10月5日才緩和,一直到1978年1月1日才宣佈停止砲擊。

我在當時首波砲擊中彈的翠湖餐廳往四週看,四週都是山峰,為什麼會往這裡打?

如果我是共軍的砲擊指揮官,我要砲轟的首要目標是什麼?對方的指揮所?砲陣地?油庫?彈藥庫?還是機場砲道?碼頭設施?我打一個餐廳幹嘛!

除非是當時有重要人員的聚集,其聚會的時間及地點,早己在控制之中,值得打他一砲看看。

還有一個問題,目標翠湖餐廳在群山之間,依其射⻆判斷,必要要用高角度的射擊,才能跨過山頂,使砲彈落在山頂的下方目標。最讓我懷疑納悶的是,第一發就命中目標,比我們以前戰車砲直接射擊還準確,沒有試射,直接效力射,連前進觀測官都不需要,因為沒聽說當時有修正彈著的資料。

最大的可能,應該是當時有「匪諜」將這些高階聚餐的細節,事先透露出來,再有人提供詳細的地形位置圖,老共說不定在某處多次演練過呢!

823砲戰的聯想

上圖拉近一些,幾棵大榕樹下的涼亭,是一個石牌,書寫著三位副司令官的名諱,我沒有照特寫,心中一直存在著許多的「Why?」,問了當場的解說員,她也說不知道,這些細節要問軍方才行。

我回頭上網查詢823砲戰的相關訊息,也沒有類似的說明,更沒有相關單位或名嘴質疑,Why?

2024年6月18日老同學餐會,跟一些砲科的同學談到此事,他們的回答說是很有可能,因為823砲戰共軍是對金門的全面砲擊,而且是大數量的大砲同時射擊,不分目標的全面砲擊,當時擊中翠湖餐廳應該是純屬巧合。

金門戰地景觀逐漸的淡化,這也不能不說是一件好事,有那麼大的深仇大恨,非要殺個你死我活嗎!我懷疑,金門除了這些「戰地」風情之外,還有什麼讓旅客一來再來的因素呢!我不知道,也管不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ck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