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記

1          昆明電動機車及單車特多, 各家戶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的數量, 也明顯比台灣普遍。

2          昆明導遊小瑋以男人小便說明雲南各少數民族, 很有意思;

2.1         藏族-取其同音”, 小便之前當然會漲。

2.2         拉庫族-把褲子拉鏈拉開。

2.3         傣族-把要小便的東西逮住。

2.4         苗族-描準小便斗。

2.5         水族-將小便射向小便斗。

2.6         傜族-上了年紀的男人, 必須要搖一下才能清理乾淨。

2.7         回族-小完便, 打道回府。

2.8         滿族-小完便, 當然心滿意足了。

3          廟寺是否接受掛單, 在門口的韋陀將軍的樣子, 就可知道了, 韋陀假如持劍很嚴肅的站立者, 代表拒絕, 如果是單手合十, 微向前傾者, 則歡迎掛單。

4          基本上來說, 麗江比昆明還要適合長住, 麗江的優勢;

4.1         人口較少, 不會像昆明那麼擠。

4.2         景色壯麗, 離開大馬路即可遠眺玉龍雪山, 開車十數分鐘, 即可享大自然的風光。

4.3         消費相對比昆明便宜, 請一位管家每月只要600人民幣, 租一間公寓, 包括廚具等, 一個月約1500人民幣。

4.4         附近景點多, 從一日遊到2-3日遊, 多重選擇。

昆明大觀園天下第一長聯

1          上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2          下聯;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羽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残碑,都付與蒼烟落照。只赢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3          上聯寫景,繪出一副登高望遠的昆明風景:茫茫滇池、東邊的金馬山、西邊的碧雞山、北邊的蛇山、南邊的鶴山,水中的島嶼、雲霞、落日、稻田、沙灘、荷花、楊柳,洋洋大觀,風光如畫。

4          下聯敍史,寫了漢、唐、宋、元四代有關雲南歷史的幾件大事。借史抒懷,嘲諷了“滾滾英雄”的“偉烈豐功”,並尖銳地指出:歷代統治者“費盡移山心力”去征服雲南,但最终却只剩下“斷碣残碑”和“蒼烟落照”。

5          長聯作者孙髯(1711—1775),字髯翁,号頤庵。雲南昆明人,祖籍是陜西三原,幼時隨父流落昆明。自幼聰穎好學,尤以詩文超群,幼時赴童試,因不願受搜身之辱而未應科舉,终生為一平民,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他廣交詩人墨客,常聚會於名勝古蹟吟詩作賦,晚年寄迹昆明圓通山咒蛟台卜易為生,自號“咒蛟老人”,後因有子在彌勒經商,將他接去贍養,並在該縣授徒,門墻桃李,一時稱盛。病逝後就葬于彌勒。

6          摘錄自網頁的評論

    在藝術上,此聯獲得巨大成功。首先是結構和篇幅上的突破。此聯一反以前對聯短小精悍的特點,洋洋灑灑,逹180字,開創了楹聯联史上長篇巨制的先河。在结構形式上,上聯寫景,下聯寫史,寫景、咏史、抒情三者融為一體。其次,在修辭手法上,以文入聯,成功運用了擬人、比喻、象微、内對、排比、用典等手法。寫景則氣象萬千,如詩如畫,寫史則思接千载,典雅華麗,尤其是景、史、情三者有機結合,沛然如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斧凿之痕。聯語成功地運用比擬、静物動寫。寫山寫水,以“神駿”、“灵仪”、“缟素”拟之,使无生命之物亦能奔走、飞翔,神彩逼人。又擅象征性意象的运用。如下联中“暮雨朝云”、“苍烟落照”、“疏钟”、“秋雁”等意象,耐人寻味,深刻地倾泻了作者对历史无情、世道沧桑的喟叹。联语内对和排比手法更是运用自如。内对又称自对。上联中“看东骧神骏,西煮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及下联的“汉习楼船……”皆是。自对拓展了全联篇幅,使之容纳更深广的内涵,犹如一篇绝妙的姘体文。在语言上,全联既辩丽横肆,文气纵逸,又富音乐美,语如贯注,声调铿锵,若出金石。总的说来,大观楼长联鸿篇巨制,博大精深,金声玉振,是楹联史上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大观楼长联写成并雕刻悬挂后,当时即轰动儒林,传诵海内。当时一文人吴仰之在诗中评价说:“铁板铜琶镗鞑声,髯翁才气剧纵横。楼头一百八十字,黄鹤题留万古名”。 
    孙髯题大观楼长联问世已300余年,其影响可谓波远泽长。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名闻名下,孙髯翁一副长联同样使大观楼蜚声宇内。长联,原由昆明名士陆树堂以行草书写悬挂楼前,咸丰七年(1857年),大观楼毁于兵燹,联亦无存。同治五年(1866)年,提督马如龙重修大观楼,一方胜迹,顿还旧观。光绪十四年(1888年),云贵总督岑毓英特请诗人书家赵藩楷书长联,重挂楼前。大观楼及其长联,现已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大观楼长联对后世楹联发展乃至整个文化领域的巨大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是首开长联创作之先河,带动了后世的长联创作。楹联本以短小精悍为特色,清代以前楹联,绝大多数不超过50字。而孙髯这副楹联,却洋洋180字,当时即被称为“天长第一长联”,人们从这副长联体会到:长联能容纳更博大的内容,显示更恢宏的气势,体现更高超的技巧。于是不少文坛勇士开始尝试长联创作,至清代后期,遂形成长联创作高峰。
    二是艺术形式自创一体,为后世长联创作提供了借鉴。孙髯长联上联写景,下联咏史,写景、咏史、抒情三结合,内含排句和自对,这种结构几成长联的定式。后式长联创作者,多采用这种定式,有的甚至通篇模仿此联。
    三是长联不凡的气势,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全面的影响,并不限于楹联一域。
    陈毅在《船舱壁间悬孙髯翁长联读后喜赋》中写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
    1961年1月24日,郭沫若游大观楼,即席写了一首五律《登楼即事》,现悬挂于楼前。诗云:“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一次中央开会,毛泽东对云南一位负责人专门谈起,说你们那里是“四围香稻,万倾晴沙”,有“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1958年3月,毛泽东到成都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看到了辑录在《楹联丛话》里的大观楼长联,借来三种该书版本对照阅读,并圈点批注。《楹联丛话》说:“胜地壮观,必有长联始称,然不过二三十余字而止。惟云南省城附郭大观楼,一楹贴多至一百七十余言,传颂海内。”毛泽东旁批:“一百八十字”。该书评长联:“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毛泽东旁批:“从古来看,别创一格,此评不确。”大观楼长联获伟大毛泽东此评,的确当之无愧。
    邓小平同志也非常喜爱此联(见邓林《我爱我的父亲》一文)。足见此联影响之巨大深远。
    正如当代联家余德泉一副对联写道:“滇池百里,孙髯千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ckFu 的頭像
    DickFu

    傅憲成的部落格

    Dick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