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進入比利時的鄉間小學, 與我們所想像的, 截然不同. 沒有雄偉的校門, 沒有八股式的標語, 更沒有"名人"的題字, 由門口經過, 如果不是一條章魚的記號, 任誰也不知道, 那是一間學校. 註:章魚是學校的標誌.
比利時的教育, 分為學前教育, 小學, 中等教育, 及成人教育四種. 喜妹目前所參予的學前教育, 由社區及教堂主辦, 都設在社區附近, 主要目的是啟發幼兒對四週環境的認知, 培養與人溝通的能力為主. 非義務性質, 免費, 但戶外教學, 及中餐等要自費, 點心時間的點心, 也由家長準備帶去. 下圖為2011年9月12日, 送喜妹去上學, 內人與女兒之間, 就是代表學校的章魚標誌.
學齡前的小朋友, 有他們自己專屬的戶外遊樂場, 也有一間室內的綜合活動場, 不會受到天氣的影響.
由"校門"進入後, 是一條長廊, 轉個彎進門, 才是學校的主體. 一間間的教室, 容納了從2.5歲, 到12歲的小朋友. 下圖則為喜妹上課的教室, 有九位小朋友, 二位老師在照顧著.
進教室之前, 會把書包, 安全背心, 外套等, 掛在教室外面的釘勾上. 小朋友不會認自己的名字, 所以用圖案來表示. 喜妹選的是脚踏車, 在教室裡外, 有脚踏車記號的, 都是喜妹的東西.
當然, 3歲的小朋友, 不能期望她們能正經八百的坐在教室聽課, 大部份時間都在玩遊戲, 或聽老師講故事. 年紀還太小, 還沒到互相打閙的時候. 喜妹一進教室, 就忙著玩吃角子老虎, 希望能贏些牛奶錢帶回去.
喜妹教室一景, 二位吃著手指頭的小女生. 這張相片, 由喜妹負責攝影.
我們台灣的幼稚園的情形, 沒有進去參觀過, 不清楚. 我想基本都差不多, 小朋友主要是在遊戲中學習, 也同時學到與人相處, 溝通的技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