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婿小梵的訊息中, 得知女兒將採水中分娩的方式, 把我的外孫女-Chloe-帶到這個世界上.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 頓時腦中一片空白, 血壓上昇. 怎麼會這樣, 小孩出生離開母親子宮時, 不是馬上就要呼吸嗎? 如果 Chloe 一張口, 不是比利時的新鮮空氣, 而一池髒水, 那還得了! 這兩個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 老是讓我們倆老心驚膽跳的.
話不宜遲, 馬上拿起電話, 向女兒問個清楚. 女兒在電話線的那端大笑三聲, 她心裡一定在想, 這三個在台灣的老土(包括小女兒Genna), 連水中生產的觀念都沒聽過.
經過了女兒的解釋, 才瞭解水中分娩是一種製造與母親子宮相似的環境. 使嬰兒離開母體, 在接觸新環境之前, 有一短暫的過渡適應時間. 同時因為溫水關係, 會減低母親生產時的痛苦, 同時, 女兒也把相關水中分娩的網站 http://www.aquanatal.be/index.htm 告訴我, 意思是要我多做功課, 以免與現實脫節.
同時, 我所顧慮的離開母體呼吸問題, 我是多慮了. 因為嬰兒離開母體, 在臍帶尚未剪斷之前, 仍然像在子宮一樣, 利用臍帶維生. 當然要抱離水面, 才會將臍帶剪斷, 再開始呼吸新鮮空氣的.
目前為女兒產檢的醫生, 也同意使用這方式生產. 不是每個醫院都有水中分娩的設備, 女兒必須換一家稍微遠一些的醫院. 下星期先去產檢, 再與水中分娩的醫生詳談. 同時, 女兒也準備雇請一位有執照的助產士, 聽說是比利時 Flander 地區唯一的助產士. 屆時將隨同女兒進入水池, 協助女兒順利生產.
沒錯, 就是助產士, 這三個字在台灣好像已經絕跡了, 想不到在先進的歐洲, 還存有這種古老的職業, 其實助產士這種職業, 顧名思義就是協助醫生及產婦生產, 其功能應該界定於婦產科醫生及護士之間, 必須具有相關的經驗才能勝任.
有關水中分娩, 這種又熟悉又陌生的生產方式, 我在網路上搜集相關資料, 節錄如下;
1. 水中分娩是大約23年前, 在比利 Ostande市(比利時北方靠海邊的城市)的 Henri Serruys 醫院首創, 超過 5000 次成功的水中分娩, 證明水中分娩是一種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高的分娩方式.
2. 水中分娩前的練習課程, 無讑從身體上, 還是精神上, 有效地幫助嬰兒父母, 理解體驗懷孕的全部過程, 更使產婦享受相對輕鬆的環境.
3. 丈夫可與太太同時進入水池中, 親身經歷分娩的過程, 這樣的關係, 在嬰兒出生的那一刻, 發揮的淋灕盡致, 也緊緊的將母親, 父親和寶寶連結在一起, 對爾後的親子關係, 奠定紮實的基礎.
無論如何, 水中分娩對我做一個外祖父的立場, 也是一個新的體驗, 很難想像, 在產房(水池)外面等待, 其心情是如何的錯綜複雜, 同時, 醫生把 Chloe 抱離水池, 萬一又掉回水池裡, 那又該怎麼辦? 想想都無法入眠.
最後父女之間對談的結論是, 我在比利時只負責帶太太去超市買菜, 照顧二隻狗(Louise 臘腸狗及Vuitton 鬥牛狗), 我太太負責煮菜給女兒做月子吃. 其他的, 我們想管也管不到, 只好做個 多看, 多聽, 少講話, 受人歡迎的父母.